项目概要
-
技术产品介绍
项目组通过综合考虑车辆各子系统特性和能耗规律,实现轮边/轮毂电机驱动车辆转矩分配、 驱动防滑、制动防抱死、 复合制动等控制;研究多变环境与多样工况条件下驱/制动系统协调控制,建立了多目标整车耦合系统动力学设计与控制理论体系;同时,设计、开发了安全、高效、合理的电子电气架构和整车管理策略; 控制器在多款差动转向车辆和民用轮毂/轮边驱动电动汽车平台上搭载应用。 -
应用场景
成果成功应用于 6 款差动驱动特种车,包含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油等车型,以及有人、无人等驾驶模式;为我国军用全地形无人车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核心技术。在民用车领域成功应用在包括乘用车、 SUV、 电动客车和微型车在内的 7款车型。 上述部分车型即将列装或量产。 -
技术优势
车辆性能得到提升, 低附紧急避障试验最高通过车速提高 10%, 蛇行试验方向盘转角减少 15%,低附着路面利用率 91%,平均纵向加速度提高 33%,对开路面平均纵向加速度提高 83%, 大滑移率持续时间较目前量产的驱动防滑产品减少 40%以上,绕桩及紧急避障工况下最高通过车速与装配量产电子稳定性控制程序的四驱车相当,明显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NEDC 节能 4%左右,提高车辆经济性。
控制器硬件电气、机械、气候环境、防尘防水试验满足 ISO 16750(GB/T28046)相关标准,密封等级达到 IP67, 电磁干扰试验符合 ISO 10605(GB/T 19951)标准。 -
市场前景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报告,在2019年1-5月乘用车品牌销量前十位合计销量共125万量,SUV品牌销量前十位合计销量共81万量。预计到2020年,传统能源乘用车产量将达到267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年产量将达到165万量。
目前我国汽车普及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巨大,同期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在 800 辆以上,日韩也已达到 350 辆以上,而我国仍然不到 150 辆水平,长期仍具备翻倍空间。 -
加分项
项目团队国内率先开展轮毂/轮边驱动电动汽车研发工作, 在国内首次完成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百辆级示范, 作为项目承担单位完成国内汽车领域唯一一
个 973 计划项目“高性能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关键基础问题研究”,主持/参与相关领域国家级、 省部级和校企合作项目 20 余项, 相关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国际工博会“创新奖”“高校展区一等奖”等荣誉。
用户评论(0)
登录后参与评论